漳州科技职业学院2018-2019 学年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9-10-21 15:41:23浏览次数:10484

2018-2019年是学校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我们稳健迈出了谋发展、促升本,积极建设省级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第一步,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地向前推进,取得满意成绩,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根据“亲产业、造饭碗、强特色”的原则,广泛开展岗位和人才需求调研及预测,积极调整和优化现有专业结构。2018年共设置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市场营销等31个招生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停招就业前景差、招生困难的建设工程监理、投资与理财2个专业,同时新增符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护理、助产、虚拟现实应用技术3个专业,并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核心对网络营销等传统专业进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模式。2019年,学校申报五年制专科专业8个,与厦门集美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中职学校联办食品加工技术、产品艺术设计等5个中高职衔接专业。

教育教学改革成绩突出。学校持续推进了“双融合,三培养,一体化”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9年学校在艺术设计等9个专业中开展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食品加工技术、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3个专业获批成为福建省第四批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项目。我校实践教学成效显著,共派出25支队伍57名学生参加福建省职业技能竞赛21个项目的比赛,获得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其中,市场营销技能项目代表福建省参加国赛,获得三等奖优异成绩。在行业类比赛方面,本学年共有57支队伍参加了20项行业类比赛,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4项。

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佳绩。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2015年被福建省人社局评为省级创业基地,2018年被福建省教育局评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占地3000余平方米,分为孵化基地和三期实践基地。目前共有24个创业项目成功入驻,带动校内外全(兼)职岗位100余个,年营业额达500万元。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接天福集团“一县一店”发展战略,2018年成功举办“首届天福创业班”,目前90位首批学生全部在企业岗位实践;2019年5月,学院“天福创业班”培训基地暨天福茗茶漳浦府前店隆重开业,此次基地的开启,将更好的助力天福创业班人才的培养。主要面向茶学院、商学院举办的“第二届天福创业班”,目前已成功招收86名精英学员。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创业活动,共有一个项目获得省“青年红色逐梦之旅”奖补扶持,扶持资金5万元;2018年11月,在漳州市首届“金峰杯”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一个金奖和两个铜奖的优异成绩。在刚刚结束的“2019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中,团队奖方面获两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个人奖方面摘获一个二等奖和四个三等奖佳绩。

二、坚持人才强校,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全年共招聘教师33人,其中研究生7名,台湾教师2人,博士研究生2名,教授1名;同时,学校积极培养中青年教师,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1名教师参加为期1年的国内访学,1名教师参加“双师型”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2名教师参加为期2个月的跟岗访学,4名教师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学习研讨,6名教师参加“双向挂职”活动,26名教师赴台湾交流学习,54名教师参加校内入职岗前培训,36名教师参加省级教师发展培训,2名教师参加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示范性培训,30名教师参加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管理课程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评审,全年共认定51名初级、29名中级、3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至今,我校已有高级职称教师30名、中级职称110名、研究生57名,“人才强校”战略成绩显著。学校扎实推进名师培养工程,积极做好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8年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培养人选、漳州市文化名家、第四届清海杯—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教师奖等申报工作,成果丰硕。

三、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本学年,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教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累计投入10多万元用于教师教科研项目研究,共有5个项目通过省级结题验收,4个项目通过市社科联结题验收,12个项目获得省级科研项目立项,2个项目获得市级科研项目立项,31个校内项目获批立项,课题申报的数量和质量较往年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时依托课题总共发表论文61篇;创刊《天福职教论坛》,共印发三期900余册,收录学术论文89篇;开展首届思政课程论文评选工作,从24篇论文作品中评选出7篇优秀作品;本学年,通过组织申报,共有38名教师入选科技特派员,其中省级34名,市级2名,县级2名,科技特派员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市首列,仅18年就获得获得82.9万元的政府资金支持;本学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3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3项。

四、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全力以赴迎接省示范校建设验收。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以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项目建设2018年度考核评估工作为契机,根据文件精神,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成立了项目导小组,下设个专项工作组,全员出动,全面推进。一年来,全校师生协同奋进、攻坚克难,超额完成任务书所承诺的122个建设指标,实际完成率达110.66%,经评估取得了第二名的优秀成绩。此次示范校建设评估工作将进一步推进学校建设。

全面推进升本建设工作步伐。本学年,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的精神,现申请列入《漳州市“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在创新闽台合作办学模式和推动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的层面上,筹建应用型本科层次的漳州科技学院。为确保升本工作顺利进行,经县政府研究,成立了以黄庆华县长为组长的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本科)筹备领导小组。学校对标本科院校,按照《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发〔2006〕18号)的标准,开展筹建工作,为尽快由高职办学转变为本科办学,提升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加强思政工作,促进形成良好校风学风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宣传法治建设、从严治党的基本方略。学校黄翠萍同志被评选为漳州市第二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标兵。食科院第一支部顺利入选为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食科院第一党支部和艺术院第一党支部被漳州市委教育工委评定为四星支部,受到上级的表彰。

深入开展三风督导巡视工作,学生思想教育、文明道德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年“八项活动,校风学风有较好转变。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2018-2019学年我校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372.6万元,奖助学覆盖面达50%以上;全年生源地贷款共548.29万元,此外,学校还积极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和支持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确保校园的安定和稳定。

六、着力抓好招生就业工作,为学校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自2012年起,在全国高考生源持续下降、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下,我校实现逆势增长,逐年录取人数与生源质量稳步攀升。2018年9月,我校共有2220名新生到校注册,其中大专统招录取数为1888人,报到数为1631人,报到率为86.3%,较去年有提高;依托集团,对台招生5人;2018年,我校省内各批次报考人数大大超过录取计划,计划数比去年同期增加,录取投档分数比去年大幅提高,且春季高职批与秋季高考批均圆满完成招生计划。

我校始终坚持招生与就业两手抓,积极探索新的就业途径。2018年11月,隆重举行2018年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暨校企合作洽谈会,来自省内外147家企事业单位,其中上市公司5家,参加了招聘会,为我校1560多位2019届毕业生提供对口就业岗位近6700个,对促进我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我校2019届毕业生总人数为1383人,截至2019年6月12日,已落实就业单位1333人,其中应征入伍12人,就业率高达96.38%。

七、主动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服务水平

聚力特色优势,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本学年,学校继续响应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主动承接2期“援外培训”项目,至此我校已顺利承办了24期援外培训项目,培训了49个国家551名学员,其中339学员经过学习考取了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赢得主办方与外国学员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2018年,学校当选“一带一路”茶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同时与格鲁吉亚开展双边研修业务,与肯尼亚卡罗蒂娜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政企校协同,助推精准扶贫。学校现有国家级培训基地3个,省(市、县)级基地7个,面向社会举办培训、技能鉴定200余期,培训学员超过20000人次。其中,本学年,面向社会先后共开展了39期各类培训及“订单式”培训班,包括海峡两岸新型农民培训班、海峡两岸评茶员考证研习班、漳浦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等,培训学员达2326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学校共举办了24期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核校内外及台湾技术人员1659人次;获证率达73%,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学校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茶类、食品类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并于2019年1月获国家人社部批准设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补助金额为500万,建设期2年。

助力企业转型,服务产业发展,依托天福集团,利用“前厂后校”的天然平台和优势资源,通过“现代学徒制”、“二元制”、“新型职业农民学历大专班”等方式,举办学历提升培训,校企共同开展科研攻关,服务企业转型升级。2016—2018年,学校连续三年在“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教育工作,现已有学生数359人;2019年顺利完成招生工作,共录取学员120人。2018年12月,学校承办了2018年“天福杯”海峡两岸名茶邀请赛,海峡两岸千名茶农齐聚一堂(其中台湾200余名),进一步增进了两岸交流和合作。同时,受省人社厅等五部门委托举办了全省茶艺师、评茶员职业技能选拔赛。2018年学校先后成为福建省茶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

八、不断加大办学投入,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继续完善实习实训条件。本学年,为进一步规范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实训中心和电教中心合并成立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实训中心,同时增加了5名实训室管理员和1名电脑维修员。为促进各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共组织召开2次实训室项目建设论证会,对护理、建筑工程虚实一体实训基地等10个建设项目进行论证,进一步规范了实训室建设管理。学校重点进行了天福产业楼建设、虚拟现实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和助产护理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并对实训环境及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有效完善了实习实训条件。

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本学年,学校全面推进“双化”(数字化和特色文化)图书馆建设及形象提升工程,着力打造特色“闽台文化馆”,有效改善了图书馆藏、阅览环境,一学年来,阅览室接待师生达74162人次。学校现有纸质藏书34.17万册,电子图书39.78GB。根据教师科研需要,从2018年1月开始购买适合我校专业需要的中国知网10个专辑数据库,168个专题数据库。同时,学校实现了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升级优化,采取微信公众号方便快捷借还图书,一学年借阅图书数量达16524册。

九、加大文明校园建设力度,提高治勤服务质量

立德树人,推动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学校着力构建“企业文化、专业文化、社团文化”相互融合的校园文化体系,以茶为媒,建设师生品茗交流空间,打造企业文化、茶文化、师德文化、党建文化四维一体的育人环境,推动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依托企业办学优势,把天福集团优秀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引入专业课堂,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将职场文化传授给学生。加大五好制度推广,以小举动体现学生素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创新与传承专业示范点,探索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和天福企业文化理念,科学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传承传播中华茶文化。2018年,我校成功入选第三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以生为本,构建学生个性发展平台。学校把学生社团活动、各类文体活动作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养成的重要内容,坚持每年举办学生文娱演出和体育运动会。结合专业,学校设立了思齐茶艺社、烘焙社等29个社团,同时,结合学校特色,还设置了奉茶志愿者协会、《论语》研习社等特色社团;

强化安全管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学校安全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为促使学校安全维稳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保障校园长治久安,我校正式成立安全维稳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党政办,并新增安全专员1名。本学年,在安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学校继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和“新一轮”平安校园等级创建工作,获得了4A的较好成绩,并顺利迎接市局检查4次。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任重道远。2019-2020学年是学校改革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学校将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创新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育人机制,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扎实推进省级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作。


漳州科技学院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一日